第八十一章 港口的发展

徐氏纯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千千小说网 www.qqxs5200.net,最快更新清末最新章节!

    塔尼娅的父亲叫约奥尼克斯,他出生的年代正是澳大利亚总督发布屠杀土著人命令的年代,那时候整个澳大利亚土著人要么沦为白人的奴隶,要么面临被屠杀的命运,于是这些生活在东南和西南地区的土著人开始了漫长的迁移生活。

    约奥尼克斯的父亲也是安纳州部落的首领,不过在迁移的过程中依然没有保住自己的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也就是约奥尼克斯的两个哥哥,而整个部落也从原来的一万人的规模衰减成现在的三千多人。

    徐卫寻找的那片矿区是约奥尼克斯的父亲带领族人迁徙的时候发现的,包括约奥尼克斯的父亲在内的所有的族人都不明白他们发现的这座铁矿的意义,只是当做一个可以补充铁制品需求的一个地点。

    那处铁矿不仅约克尼克斯知道,就连萨尼娜也知道,于是这一次的澳洲土著人部落之旅使得徐卫因祸得福,不仅得了一个性感妖娆的女人,还知道了去往铁矿的正确方向。

    在萨尼娜的指引下,徐卫和警卫连的人乘着汽车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看到了遍地都是红色土壤的土地,然后他们顺着红色土壤延伸的轨迹,看到8√,了一片连绵起伏的红色山脉。

    徐卫在一处山谷中停下了汽车,跳下车后走到山谷的峭壁上,抚摸着那犹如生铁铸成的山壁,一时之间五味杂陈。

    徐卫也明白现在还不是感叹的时候,于是命令警卫连的士兵开着汽车分头去各处山峰撬取铁矿石样本,然后再这处山谷回合。

    撬取铁矿石的行动倒是非常的顺利,在这处山脉停留了三天的时间,从方圆上百里的地方取得了上百份不同地区的铁矿石样本,然后徐卫就带着大家开始返回。

    根据徐卫绘制的地图,萨尼娜领着徐卫到达的地方就算不是后世的纽曼山区,估计距离纽曼山区也不远,不过在哪里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地方,最终的是这里有铁矿,至于名字,还不是徐卫想取什么名字就取什么名字。

    由于有了徐卫绘制的地图,回去的路程也方便很多,并且徐卫还在回去了路上在安纳州部落停留了一天,为他们的部落留下了足够的药品,然后带着人返回了黑德兰港。

    此时距离徐卫离开黑德兰港已经半个多月的时间了,整个港口在这段时间有了很大的变化,时任警卫连生活委员的石文珍由于早年当过一任知府衙门的幕僚,于是就在徐卫探索铁矿的时候留下来充作临时的民务官。

    由于徐卫在离开的时候大家已经到达皮尔巴拉地区半个月的时间了,此时的移民者已经适应了在黑德兰港的生活,并且徐卫在离开的时候还给了石文珍最大限度的行政自由,于是在徐卫离开的第三天,石文珍结束了整个移民者吃大锅饭的生活,开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市场模式的行政方法。

    石文珍首先改革了移民者劳动的报酬方式,暂时以天为基本单位发放由徐氏银行发行的纸币,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则是按照徐卫优先照顾的方式免费发放足够一个孩子使用的生活物资。

    其次,石文珍改革了原来的大锅饭食堂,聘请移民中手艺比较好的人作为厨师来代替军队中的炊事人员,并且按照菜品类型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

    第三,由于大多数的移民者都是单身汉或者寡妇,繁忙的劳作使他们没有时间为自己缝制衣服,于是石文珍借鉴了徐卫在长沙的模式聘请了一批手艺好的妇女建立了一个成衣制造工坊,用徐卫从欧洲进口的缝纫机批量生产成衣制品。

    第四,为了丰富移民者在工作之余的生活,石文珍还在居民区建立了一座百货商场,里面前期只是经营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让那些有家有口的人可以自己做饭吃。

    最重要的一点是石文珍按照徐卫的要求在港口建立了一座远距离无线电传输系统,以印度为中转站,可以联系到世界各地任何一个拥有远程无线电电报的地方,甚至还可以转接有线电报和国内联系。

    当徐卫再次踏进港口地区的时候,直接被港口的变化惊呆了,此时的港口已经没有了离开前的荒芜,已经树立起了许多的建筑,包括居民楼、公共食堂、学堂、水师学堂,并且还有很多的建筑正在的修建,整个港口已经有了城市的雏形。

    此时距离这些移民者到达皮尔巴拉地区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一个多月内,移民中的三万多青壮凭借着中国人惯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取得了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成就。

    由于此时正是工作时间,徐卫等人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折,只有石文珍在得知徐卫到达后,领着几个从备用的生活委员中抽出的帮助他处理事务的人员迎接了徐卫,就连正在和水师学堂的学员教授英语的耿文倩、周文慧和在护卫队中充当武术教习的金霞都没有通知。

    徐卫将带来的矿石样本放置好后就遣散了警卫连,只留下还没有安置的萨尼娜跟着自己听取了石文珍对整个港口建设的概况以及人员的安置情况。

    根据石文珍的介绍,徐卫了解到此时的黑德兰港已经盖起了二十栋四层筒子楼建筑,每层有二十个房间,完全能够将所有的移民者安置完全,并且成功的接通了水电等设施。

    为了能够在雨季获取足够的水源储备,石文珍还抽取一部分人在距离黑德兰港不远处的一处河流经过的山谷中筑坝,修建了一处大型的水库,争取在雨季结束之前能够存储足够的淡水资源。

    二十栋居民楼的同时建造也用不完三万多强壮,于是石文珍在建设居民楼的同时还在旁边修建了一处孩子们使用的学校和一处护卫队水师学堂使用的学校以及一所具有政府机构的办公楼。

    当然,作为皮尔巴拉地区的主人,整个移民系统的最高统帅,徐卫还是有必要拥有一所自己的生活场所,所以石文珍就私自做主在港口的中心位置临近办公楼的地方为徐卫建造了一处两层的别墅,不过此时别墅还没有完全建成。

    徐卫向来不是一个喜欢以身作则的领导者,他非常喜欢追求生活的享受,当然这个享受还是有限度的,徐卫至少不会在所有人都在挨饿受冻的时候自己住进温暖的别墅内,但是在所有的人员都被妥善安置之后,自己还是可以适当的腐败一下,所以对于石文珍这种有拍自己马屁嫌疑的举动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也算是默认的同意了。

    由于徐卫设立的水师学堂已经建设完成,里面的建筑设施已经完全超过了当时印度人为港口的文职人员建造的那座两层的小楼,所以舰队的指挥官们本着就近教学的原则,此时已经全部搬到水师学堂的宿舍内,所以此时的那栋两层的小楼已经被石文珍打扫干净作为徐卫的临时住处。

    这栋两层的小楼上下有二十间房间,下层已经被石文珍设计成警卫连执勤人员的休息室和传达室,上面十间房间才是为徐卫准备的卧室,不过在徐卫没有回来之前一直是耿文倩、周文慧、金霞的住所。

    现在还在住在帐篷的只有护卫队的士兵,他们此时已经将营地内多余帐篷拆洗干净后重新打扫了一遍整个营地,然后又按照原来的方式将帐篷重新支起来,并且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将帐篷安置的更是错落有致,以方便在下一批移民者到来的时候能够更合理的分类安置。

    由于国内的人员是属于首次办理移民的事务,对所有的程序还是不算太熟练,等到现在整个移民的船队才从香港出发三天,想要到达澳大利亚还需要一周的时间。

    由于徐卫用大量的财力支撑了整个皮尔巴拉地区的运输行业,尤其是从西澳洲的南部沿海到黑德兰港的运输,所以整个黑德兰港的物资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却缺乏足够的蔬菜供应。

    现在不管是舰队的官兵还是陆地的移民者,他们所食用的蔬菜供应除了一部分用大豆泡制的豆芽外,就只有罐头了,于是鉴于这种状况石文珍已经选取了一片比较肥沃的地方,让人种植了许多诸如黄瓜、茄子等适合热带地区生长的蔬菜,争取在三到四个月之后就可以摆脱蔬菜的缺口。

    石文珍在向徐卫汇报完工作后,询问了徐卫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这处港口的命名。

    现在这处被后世称作黑德兰港的港口此时还没有被命名,随着港口快速的发展,给这处港口命名已经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作为这所港口的主人,徐卫当然不会沿用后世的名字,经过考虑后徐卫将这处港口命名为新澳港,寓意为建设新的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