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5200.net,最快更新大明合伙人最新章节!
这段时间京师可谓是热闹非凡,沸沸扬扬,自从晋商八家几千人沦为阶下囚,被押入京师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坊间皆是议论纷纷,甚至还有各种风言风语在流传,为他们叫屈,显然是有心人在推动。
毕竟还是有不少人与他们利益相关,不希望这八家倒下。
甚至是直接闹到了朝堂之上,这几天的朝事都在讨论两件大事,一是如何处置那些建虏俘虏,二是如何处置晋商八家。
对于建虏俘虏,一部分人赞同全部斩杀,以起到震慑的目的,而另一部分则不赞同过度的杀戮,与大明的德政不符。
而对于晋商八家,居然有不少人跳出来说情,要将他们无罪释放,因为不管是勇卫营还是锦衣卫,都没有拿出八家通敌的铁证。
至于王登信几人写的那几封密信,虽然里面的内容骇人听闻,但是谁知道真假,锦衣卫为了达成目的罗织罪名的事情不是经常做吗?
所以,这些算不上确切的证据,没有确切的证据就牵连超过两千人,更加骇人听闻,他们是不赞同的。
反而跳出来声讨锦衣卫的人络绎不绝,好像锦衣卫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李若琏一时成了很多人的公敌。
当然,这些人并不一定都与晋商八家有直接的利益勾连,但是晋商八家代表着商人的利益。
如今的士大夫,早已经不以经商为耻,很多人明里暗里都有各种商业活动。
他们担心陛下今天这般惩治了这八家,明天就有可能也找个什么理由把他们也下狱,因为一些人甚至认定陛下是不是觊觎这八家的财富。
国库没钱,也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掠夺啊,不然和那些流寇又有何异。
崇祯真是被他们吵得头痛,但是现在他的心境不同,反而想是在看一群小丑在表演,所以神情很是平和,看不出喜怒。
任由外面波涛汹涌,但是紫禁城中的宫后苑,却是一片风平浪静,只有悠扬的琴声在上空飘荡。
位于堆秀山之上的御景亭,是宫后苑揽胜的最佳去处,登高望远,四周美景尽收眼底。
此刻,已经欣赏完美景的沈浪便躺在亭外的一张躺椅之上,一边听着曲意悠扬的琴声,一边晒着太阳,好不惬意。
沈浪能够自由进出宫后苑,是经过崇祯和周皇后联合批准的。
一方面是为了体现出对沈浪的极大关怀和宠信,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沈浪和坤兴公主在这里多培养一下感情。
不过沈浪不是那种恃宠而娇的人,他表示自己只会到宫后苑以及坤兴公主居住的宫殿,其他地方一概不去。
沈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也从不单独去见崇祯的皇后或哪个嫔妃。
他每次来都会先用无线电和朱媺娖沟通好,朱媺娖又会去请示周皇后,得到允许后,沈浪才会进到宫后苑来。
到宫后苑之后,要么和朱媺娖在一起,要么一起带带小昭仁。
不和这两人在一起,他也不会独自踏足宫后苑半步。
沈浪能够如此的注意分寸,越加得到崇祯和周皇后的欢喜,说明这个年轻人非常的识大体。
古往今来,没人不喜欢有礼节的人。
此刻亭中,一个少女正在全神贯注的抚琴弹奏,纤指挥动,一个个美妙的音符飘荡而出。
实难想象,一如此清秀的少女居然能够弹奏出如此荡气回肠、充满江湖气息的曲目:《笑傲江湖曲》。
演绎得很完美,反正以沈浪的音乐造诣没有听出任何问题,是小时候看吕颂贤版《笑傲江湖》的那种感觉。
看来,这丫头是很用了一番心思的,毕竟这是现代的曲目。
沈浪提供的曲谱朱媺娖完全看不懂,因为古代的乐谱和现代完全不一样,沈浪自己乐理知识极其匮乏,也没办法教。
所以,朱媺娖能够熟练的弹奏此曲,完全是自己在手机上一遍遍听,然后一遍遍练出来的。
一曲终了,沈浪连忙鼓掌,朱媺娖已经知道这种双掌互拍的方式是一种鼓励和认可,顿时露出嫣然笑意。
她提起裙摆,从亭中走出,来到沈浪身边,声音轻柔的道:“只是可惜,没有箫,若能琴箫合奏,定能将此曲演绎得更好。”
沈浪鼓励道:“如此已经很好了。”
正在这时,沈浪心头一动,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朱媺娖立即明了,站在一边,眉目流转的看着沈浪。
而沈浪,则是通过塞在耳朵上的耳机认真的听着。
因为他这耳机可是通过无线电连接到了远处的朝堂之上,此时的大明的朝堂,已经吵得不可开交。
主要的焦点集中在如何处理那些俘虏,有的人极力劝进要全部斩杀,以震慑辽东的鞑子。
也有一些人认为不可杀,大明乃泱泱大国,不是野蛮之地,理应体现大明的仁义之心,岂可大肆杀戮?
这几天都是如此,两派势均力敌,谁也无法说服谁。
崇祯想让沈浪帮自己分析分析这些侃侃而谈之人究竟是几分真情,又有几分假意。
但是沈浪不想出现在百官面前,所以他懒得上殿。
让王承恩携带对讲机,在他们正式讨论的时候开启,他便能够通过无线电听政,因此才有了现在这一出。
其实,沈浪早就和崇祯商讨过俘虏的问题,崇祯自己没有明确的意见,杀与不杀他都能接受,主要看沈浪的意思。
沈浪自然是不赞同大肆杀戮的,不是因为什么《日内瓦公约》,这个时候全世界也没有这种公约。
而是他觉得杀俘的弊远远大于利,辽东那块地方,汉人还是占据大多数。
他们本来就在那里受着压迫,如果大明对那些剃头的汉人也是一杀了之,无疑是完全将他们逼到满清那一边去了。
毕竟满清起码还给了他们一条活路,而到了大明手上却是死路一条,任谁也知道怎么选择。
再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是被建虏掳掠到辽东的,本身就是受害者。
大明如果向这些人痛下杀手,那与二战中的某大国又有何异,只会成为别人几十年来的笑柄罢了。
打仗的时候投降得比谁都快,在别人的帮助下复国了,你跳出来了,开始显示自己的男人勇气了,全国找那些与敌人有接触的人出气。
结果在外人看来,不过是笑话罢了。
当沈浪把后世的这段历史放给崇祯看的时候,崇祯也引起了重视,他也是很爱面子的。
没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会沦为全世界的笑柄,当时那个大国的男人们恐怕也不会想到吧。
所以,对那些被俘虏的包衣,沈浪的意见是能放的让他们回归原籍即可,崇祯很是赞同。
然后就是汉军、蒙古兵和满洲兵了。
这些都是免费的劳动力,杀了干什么?连满清都知道每次入寇要抓大量的青壮劳力,大明抓了为什么要杀掉?
山东去年上半年被建虏掳走了几十万青壮,正是需要劳力填补,这些人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了。
所以在沈浪的影响下,崇祯的意思是赞同不杀。
今日双方依然争论不休,已经没必要再拖下去,崇祯准备表态了。
他首先表达了对那些被建虏掳去的包衣的同情,同时又将沈浪告诉他的那个泰西某国的例子搬了出来。
“我大明礼仪之邦,岂可成天下笑柄耳?被掳为奴之汉人不可杀,朕之意,放其回原籍即可。”
“然建虏军士,掳我汉民至辽东为奴。如今被我大明所获,朕亦奴之,为我大明万千子民恕罪。”
崇祯说得也是有理有据,本应是一锤定音,却没想到,居然引起了巨大的反弹。
因为一些之前赞成不可杀的人,纷纷跳出来改变立场,突然要求痛下杀手。
“挖草。”沈浪几乎是一弹而起,一旁的朱媺娖一双美目瞪得大大的,但是却没有上前打扰沈浪。
“光卿,你方才还言我大明应以仁治国,劝朕不杀。此时为何又力劝朕痛下杀手,如此反复,是为何故?”
崇祯强忍着巨大的怒火,质问兵科给事中光时亨道。
光时亨连忙恭顺的回答道:“陛下,是微臣方才愚钝,未阐明心意,让陛下误会。”
“臣之意乃被建虏掳掠之汉民可不杀,但那些军士,却不可留。”
“若我大明过于仁义,如何震慑建虏?只有将入寇之虏斩尽杀绝,方可让建虏所忌,不敢再犯我大明。”
虽然光时亨说得冠冕堂皇,但崇祯可以确信他先前不是这个意思,是刚才才转变的态度,还有一些反对之人亦是如此。
这可不是一个好的信号,沈浪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即在无线电中道:“让陛下先退朝,咱们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听到沈浪声音后的王承恩立即上前几步,崇祯看到之后便招他过来。
王承恩将沈浪的意思轻声的汇报给了他,崇祯了然,随即找个理由,直接中断了今天的商议,愤然离去。
看到陛下这般匆匆下朝,一些官员却是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好似自己取得了一场大胜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