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王淑兰的捐赠

猎狼啸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千千小说网 www.qqxs5200.net,最快更新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最新章节!

    美丽谷确实美丽,很多天然景观不用雕琢,抓人眼球。说实话,有点像陶渊明写的世外桃源。

    万军领着王淑兰看了美丽风景后,带她来到生态园工地。

    “王姐你看,这地方正适合建生态园。”万军说。

    王淑兰看了看工地和周围的环境,说:“是挺好,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流连忘返。”然后问:“准备建个什么样的?”

    “温室那种的,里面全是绿植,四季常青。”万军道。

    “那造价可不低。”王淑兰说。

    “是不低,我准备引资。”万军说。

    王淑兰笑道:“引资是个办法------有整体规划吗?”

    “有。”万军说:“北山滑雪场已经成型了,冬天滑雪的挺多,不少收入。就是没住的地方,你知道,滑雪的都是从城里来的,不可能当天就走,都想多玩两天。

    咱们这没宾馆,滑完雪都跑王府那住去,顺道在那吃了。生态园能解决吃饭问题,旁边再建个宾馆,住的问题也解决了。

    美丽谷风景好,原生态,山里还有温泉,生态园建完准备搞旅游观光,王姐你说咋样?”

    “好是好,但得花大力气。”王淑兰客观的说。

    “是得花大力气------”万军点上根烟,吸了一口,把要说的话在脑子里想了想,说:“王姐,咱们来时候看的西红柿产业基地和王府景区都是别的村的,都发家致富了,不说家家盖新房有小轿车也差不多,几十万都不算富,百十万的都有。

    美丽谷这两年虽然也行,但和人家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这里地薄,还都是山地,扣不了大棚,种庄稼收成也差。

    滑雪场是挺好,但那是季节性的,冬天一过就完事了。

    说白了这的老百姓不富裕,家里有三万、五万的算好户了。咋说呢,我到这不是镀金来的,得给村里干点事。”

    王淑兰用异样的目光看了看万军,半开玩笑的说:“好干部呀。”

    “呵呵,好干部?没人骂就行了。”万军自嘲的笑了笑,然后说:“你是做餐饮的,帮我策划策划。”

    “策划谈不上,给你点意见。”

    “你说。”

    “这地方确实挺好,景色秀丽、风景迷人,还有滑雪场,只是建生态园我不认同。”王淑兰继续说:“我知道你的意思,想要靠生态园留住游客,赚吃饭的钱。不知你想过没有,赚吃饭的钱不一定非要建生态园。”

    “你的意思是只开饭店?”万军略带疑惑的问。

    “差不多。”王淑兰点头,说:“现在人们对生态园并不感冒,相反越是原生态的越吸引人。你自己就有体会,到农村玩还想唱卡拉OK呀?不就是奔着吃农家饭菜睡火炕来的吗,炖个小笨鸡,吃条河里鱼,大葱蘸农家酱那才够味,是不?”

    万军点头。

    “要是我就不建生态园,因地制宜,扣几个大棚,里面种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辣椒,农民菜园子里有的全种,不上化肥不打农药,全部绿色种植,白菜叶上有虫子眼才好呢。

    大棚旁边建农家院,有正房有厢房,正房做餐厅,厢房有火炕有床,可以住人,当宾馆用。外面看是农家院,但里面现代,有空调有淋浴,设备齐全。现在人们都讲究,说是到农村体验生活,卫生条件不行也不来。”

    万军眼里有了亮光。

    王淑兰指着不远处的小河说:“把这河利用上,山上下来的水清凉,都是活水,养鱼正好。用钩机、推土机整个鱼塘,放上鱼苗,来旅游的可以垂钓,钓上鱼直接炖,原汁原味。”

    “主要这是活水,冬天鱼不死,可以窜鱼。”万军说。

    “那可不。冬天来滑雪的,滑完雪到农家院吃铁锅炖大鹅,喝壶烧酒,然后上厢房休息,小火炕一烧,那还说啥了,美死!”王淑兰形容道。

    万军眼前有了画面。

    “春、夏、秋是农家乐生态旅游,冬天是雪乡滑雪场,一年四季都不闲着------关键是策划好,一定找个专业人士。还有,农家乐在咱们北方少,还不成熟。南方多,尤其成都那块儿整的好,你可以去考察考察。”

    王淑兰把万军的心说活了,说:“王姐,干脆你策划得了。”

    “看我说行,策划干不了,那得专业人-----哎,对了,还真有个能策划的。”

    “谁?你认识?”万军马上问。

    “我们老总,老谭,你俩还亲戚呢,晓梅的小叔,你们北票人。”王淑兰说。

    万军和老谭没见过面,但听说过。

    “听晓梅说过,他有时间吗?”万军问。

    “不敢保证,我打电话问问。”

    王淑兰把电话拿出来要打,转而又放下了,对万军说:“你叫晓梅跟他说,她比我力度大。”

    万军觉着是这回事,便说:“好,我回头给她电话。”

    两个人于是往回走,路过村小学时王淑兰停下脚步,在敞开的校门口往里看。现在是暑期,学生们都放假了,整个校园静悄悄的。

    一排砖石结构的校舍看上去有年头了,校舍前的操场上竖着个篮球架,篮筐上没有篮网,孤零零的铁圈有些耷拉。

    操场东边五间平房还好,是老师办公室,办公室旁边有个敞口子桶屋,远看着里面有口机井,应该是水房。

    学校院墙新建的,红砖刺眼。

    院墙下杂草很高,两头驴正悠闲地、肆无忌惮的大饱口福。

    校墙外是身材高大、枝叶繁茂的大杨树,风吹过,树叶子哗哗响。

    “这是村小学,一共四个年级,四个班,五十个学生。”万军说。

    “五、六年级上哪念去?”王淑兰问。

    “上乡小学。”万军回道。

    “哦,几个老师?”

    “六个,加校长七个人,四个班主任,体育和音乐老师是支教,这学期到期回去了,新的还没来,说是两个师范生。”

    “学校你也管吧?”王淑兰问。

    “协助管理。”万军笑道。

    “学生学英语吗?”王淑兰问。

    “学,班主任教,呵呵,也没科任老师,啥都是班主任的。”万军道。

    “上电脑课吗?”王淑兰又问。

    “按理说应该上,但没电脑,我一个做买卖的战友答应捐赠五台,开学的时候送过来。”万军说。

    王淑兰又往破旧的校舍和耷拉下来的篮圈那看了一眼,说:“农村教育不是落后,是条件有限。这样吧,这次不能白来,支持你工作,我捐十台电脑。”

    万军没想到王淑兰会做出这举动,惊讶之余满是感动,激动地说:“太感谢了,我代表学校全体老师和孩子们谢谢你!”

    王淑兰浅笑着说:“感谢就不必了,饭店的事也没少麻烦你,算还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