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5200.net,最快更新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最新章节!
陈寒他们见到的面孔,的确熟悉。
那人正是他们的前上司——左督御史詹徽。
他还带来了几位御史,每个人都手持一叠纸,奋笔疾书。
这些人真是无处不在,只为找寻陈寒的弱点。
冬雪继续解释:“这次我家公子不仅要妥善安置灾民,也要让京城的民众见证新奇,各位敬请期待。”
“反正救济行动将持续一个月,如今才过十天,还有二十天。只要你们留在京城,你们捐赠的资金,一两年内就能得到回报。”
“只要我们的bixia同意公子的计划,京城必将焕然一新,甚至可能重塑大明王朝的格局。”
这话一出,从一位女子口中说出,立刻令在场的商人们瞠目结舌。
他们从未有过这样的幻想,更没想到有人敢如此直言。
朱元璋在人群中听到这些,微微眯起了眼睛。他欣赏自信的人,但厌恶过于夸大其词者,对陈寒的好感顿时大减。
在他看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文官们低头沙沙作响,将夏荷的讲稿内容一一记录。
詹徽正期待这样的反应,小子,你尽管吹嘘,吹得越大,你的罪名就越重。当你无法兑现时,bixia却要求你实现,那时便是你的末日。
詹徽此刻心情大好。
吕本此时也抚须而笑,满心欢喜。
好啊好啊,你就尽情吹牛吧,吹到最后连脑袋都要不见了。
蓝玉等人则流露出担忧。
“先生,你现在说的这么宏大,若是被有心人记下,bixia也听见了,到时候做不到,可没那么容易蒙混过关。”
蓝玉深知,朱元璋的性格向来果断无情。
他也清楚,万一陈寒真的无法兑现承诺,朱元璋下手,必定毫不留情。
昔日的胡惟庸、汪广洋、李善长,哪个不是朝廷的中坚力量?
哪个未曾为大明王朝的根基与繁荣付出巨献,尤其是李善长,堪称建国首功之臣。
然而朱元璋依旧毫不迟疑地处决他们,更不用说陈寒这个敢于直谏的年轻人,若真狠辣,绝不会手下留情。
蓝玉的脸上不禁浮现出忧虑的神色。
定远侯王弼、景川侯曹震等人此刻也失去了喜悦,转而忧虑重重。
陈寒却充满信心,因为他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已经开始沿河建造工坊,制造水泥并非难事,他已经制作出样品。
工坊已经运转起来,石灰石开采也在进行,沙石木材源源不断地运来,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于是他饮了一口茶,平静地说:“大家不必焦急。”
夏荷和冬雪同样忧心忡忡,如果无法兑现,皇上不会认为你只是夸夸其谈,你立下的誓言,若是无法实现,他会毫不犹豫地处决。
她们在京都生活已久,见过太多官员因故丧命,她们的父亲不也正是因此被流放吗?
夏荷和冬雪大方地引领着商人参观,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期待。
他们渴望亲眼见证,这片土地如何在短短二十日内崛起,诞生出许多出乎意料的建筑。那时,他们将不再视这仅仅为一场募捐活动。
这也将是见证历史进程的时刻,因此他们满心期待。
在期待中,夏荷和冬雪完成了介绍,然后高声宣布:“各位已看过设计理念图,心中应有所印象,也知晓功德楼是一座十层的宏伟建筑。”
“楼内每一处都将设立祭坛,供奉牌位。”
“届时,人们将在功德楼中诵经祈祷,燃香膜拜,同时接受民众的供奉。”
“在此立下牌位,不仅能庇护子孙,更能为你们的先人寻得一片宁静之地。”
“这岂非胜过将金钱耗费在那些风月场所,或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地方?”
一提及风月场所,夏荷心中便不悦。
因为她险些成为其中的一员,因此对陈寒的救命之恩格外珍视。
如今有机会劝导这些商人行善,她心中无比欢喜。
那些商人对此也十分关注。
"小姐,您的言辞无需再多,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表明我们的决心,我们要改过自新。"
"我们要在这片土地上贡献,去援助受苦的人们,我们并非恶徒。"
陈寒在旁猛然喝彩:“讲得太好了!!”
原来他早已从二楼步下,缓步走向人群中央。
因为属于他的舞台,即将拉开帷幕。
陈寒出现后,夏荷和冬雪两位女子望向他,眼中的仰慕之情犹如火焰般炽热。
众人见如此聪慧美丽的女子对陈寒流露出这般含蓄而又真挚的倾慕,无不心生艳羡。
然而,这仅仅是羡慕,因为他们深知陈寒值得她们如此深情。
陈寒偕同夏荷和冬雪走上戏台,数百名商人、文士、平民和灾民代表都注视着他。
陈寒承担起赈灾重任后,对百姓的关切深切,更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那人竟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
锦衣卫指挥使是个让人畏惧的角色。
被他盯上,绝非吉兆。
陈寒略感惊讶,但他并未中断发言。
商人们听见陈寒的话语,买卖人激动不已:
“说得对,说得妙,大人您说得真是精辟。”
“这里是京都,乃天下之核心,我们在此生活之人,理应展现我们的宽广胸襟。”
“要让普天之下都知晓,京都人有着这样的气度。”
这话让在场的文人墨客,甚至是官员们,都哑口无言。
陈寒的话语确有道理。
朱元璋和朱允熥听完,也认同陈寒的观点,若真能实现,岂不象征着朝廷的格局?
因此,陈寒说完,他们心中默默为他点赞。
随后,陈寒指向他带来的灾民代表。
他们面色憔悴,衣衫破旧,脚上的鞋子残破不堪,露出污秽的脚趾,全身没有一处完好的衣物,眼神中充满躲避与自卑。
“各位,请看他们是否可怜?”
“他们历尽艰辛来到京都,如果我们无法给他们一个交代,无法改善他们的生活,我们良心何安?”
“面对如此困苦的灾民,我们竟无法伸出援手,还算得上人吗?”
“他们都是汉人,我们的汉人将领,带领汉人百姓,驱逐了元朝的侵略者,就是为了让我们汉人生活得更好。”
“汉人在外族铁骑下饱受欺凌数百年,如今大明王朝为我们撑腰,我们怎能不尽心保护汉人百姓呢?”
"面对汉族同胞的困苦,目睹他们衣衫破旧,食不果腹,难道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此言一出,他们恨不得立刻倾尽所有家财以援助。
文臣们,尤其是詹徽等,对陈寒的言论也无法挑出毛病。
尽管他们与陈寒立场相悖,甚至鄙视他,但在此事上,他们不得不表示赞同。
朱元璋高声赞扬:"妙极了,讲得太好了!"
富商们也被陈寒的话语触动,热泪盈眶,尤其是看到那些衣衫褴褛的灾民,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同胞们,瘦弱至此,仍遭受如此劫难,他们来这里只为求一线生机。如果我们这些人积累了财富,却只想着在风月场所挥霍,如何对得起这些百姓?
于是他们齐声呼吁:"大人,请别再说了,告诉我们如何捐款吧。"
"若今日我们不捐,或犹豫不决,我们就愧为大明子民,愧为人。"
陈寒闻言大笑,"就是要你们这样的决心,我相信你们会慷慨解囊。"
"定能让受灾的百姓得到妥善安置。"
陈寒说着,脸上洋溢出满意的笑容。
果然,陈大人召集他们来这里,必有良策。
听到富商和陈寒的言语,他们感动得泪眼婆娑。
沿途的官府对他们漠不关心。
听说他们来自陕甘灾区,都像躲避猛兽般避开,生怕他们滞留境内,影响政绩。
不知何故,官府忽然宣称来京城能找到生路,那时他们几乎绝望,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而来。
没想到陈寒真的在京都开始救助灾民,这给了他们希望。
詹徽身旁的文官低声道:"他口若悬河,可真到救援时,需要多少银两,他恐怕没概念。"
"这么多人,岂是十万、二十万贯就能解决的。"
"还说什么让百姓带些钱回乡重建,简直是胡言乱语,朝廷国库恐怕都要被他掏空。"
"安置几十万百姓,没有五六十万贯,怎么可能?"
"真要让他们带钱回去,岂不是要上百万贯?"
"朝廷国库都拿不出,他陈寒凭什么夸下海口?"
另一位文官则说:"就让他继续说吧,说得越多,我们抓到的把柄越多,到时候参奏一本,看他还能不能逍遥法外?"
这两个政客并未怀揣丝毫怜悯,在他们眼中,首要任务就是彻底摧毁陈寒的声誉。
詹徽等人听到这番言论,虽内心鄙视这两个毫无道德底线的政客,但当前的共同敌人是陈寒,为了团结一致,他们选择了沉默。
陈寒话音刚落,便果断示意,“此刻不宜多言,募捐活动即刻开始。”
“但此番募捐方式略有不同,不再是你捐多少就是多少,我们将举办一场竞拍会。”
“何谓竞拍?”
不待
朱元璋接口,他原本对陈寒提出的募捐活动充满期待,认为这是一个改善商人形象的好机会。然而陈寒再次将崇高的事业与金钱挂钩,令他感到不悦。
詹徽和吕本这些政客对此更是嗤之以鼻。
如此美好的倡议,竟被染上了金钱的气息,他们觉得这有损文人的尊严。
詹徽冷哼一声,在他们这些知识分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