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米丘林

书凡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千千小说网 www.qqxs5200.net,最快更新俄罗斯名人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伊万·弗拉基米洛维奇·米丘林()是苏联的园艺学家,植物育种学家,米丘林学说的创始人。月27日生于俄罗斯梁赞州新米丘林斯克,1935年6月7日卒于坦波夫州米丘林斯克。自20岁起从事植物育种工作达60年之久。提出关于动摇遗传性、定向培育、远缘杂交、无性杂交和驯化等改变植物遗传性的原则和方法,培育出300多个果树新品种。曾为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和苏联农业科学院院士。著有《工作原理和方法》、《六十年工作总结》等。

    米丘林的生平

    一生平

    米丘林(俄文Иван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Мичурин,英文,生于月27日~卒于1935年6月7日)是前苏联植物育种学家和农学家,苏联科学院荣誉会员,米丘林学说的奠基人。

    米丘林于1975年开始自己的园艺学研究。他在坦波夫()租赁了一块500平方米的土地,进行园艺学和自然选择学说的研究。

    1920年*内战后,列宁派人组织研究米丘林的工作。1922年9月,米哈伊尔·加里宁(МихаилИвановичКалинин,月年6月3日)访问米丘林。1923年,苏联人民委员议会认定米丘林的果园作为国家研究机构,并于1934年建立了基于米丘林果园的“米丘林中央基因研究所”。

    二实践

    米丘林是首先在北方种植他的葡萄、杏和其他南方水果的杂家作物的。米丘林的实践方法被广泛使用。苏联后来开始培育米丘林的苹果、梨、浆果等杂家产品。到了李森科时期,米丘林(其时已逝世)成为了苏联进化理论的头号理论家,苏联文宣机构将“硕果累累”的“苏联米丘林生物学”与“毫无生气”的“资本主义”的孟德尔基因学说进行了对比。事实上,米丘林的理论作为“拉马克主义”的变种。米丘林曾说过“我们不能等待自然的青睐。从自然那里拿过来,这是我们的要求。”而在苏联米丘林在认为是一个达尔文主义者。

    终其一生,米丘林不停培育新品种水果植物。由于培养了超过300种新品种,他获得了列宁勋章。

    三影响

    米丘林经过60年的连续研究,育成了300多个果树和浆果植物新品种。他从有机体与其生活条件相统一的原理出发,提出关于遗传性、定向培育、远缘杂交、无性杂交、气候驯化改变植物遗传性的原则和方法,发展成为米丘林学说(),在世界生物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米丘林学说继承并发展了拉马克和达尔文等生物学家的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人工杂交的理论和方法;2.有机体定向培育的理论和方法;3.人工选择的理论和方法。

    米丘林学说的基本思想认为生物体与其生活条件是统一的,生物体的遗传性是其祖先所同化的全部生活条件的总和。如果生活条件能满足其遗传性的要求时,遗传性保持不变;如果被迫同化非其遗传性所要求的生活条件时,则导致遗传性发生变异,由此获得的性状与其生活条件相适应,并在相应的生活条件中遗传下去。从而主张生活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具有定向性,获得性状能够遗传。这个学说中关于无性杂交、辅导法和媒介法、杂交亲本组的选择、春化法、改造秋播作物为春播作物、气候驯化法、阶段发育理论等,对提高农业生产和获得植物新品种具有实际意义。但是,米丘林关于生活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具有定向性,获得性状能够遗传的理论,缺乏足够的科学事实根据,带有一定思辨的性质,曾被李森科强硬推行,压制和排斥不同的学述观点。20世纪50年代米丘林学说在苏联和我国盛行一时,对生物学研究造成不良影响。

    米丘林的主要贡献

    米丘林是苏联著名植物育种学家。他历经60年的连续研究,育成了300多个果树和浆果植物新品种。

    他从有机体与其生活条件相统一的原理出发,提出关于动摇遗传性、定向培育、远缘杂交、无性杂交和气候驯化等改变植物遗传性的原理和方法。

    在沙皇统治时期,他的工作受到摧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他的工作得到发展。主要著作有《工作原理与方法》、《六十年工作总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