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5200.net,最快更新巨型反光史诗最新章节!
#
2017年3月11日
新加坡,新加坡铜处理公司
D37F站
0450时
#
K博士把那张擦手的纸巾丢在桌面上,目瞪口呆地盯着大屏幕上的航拍影像。
“博士,应该进入情况4了。”阮女士终于忍受不了任务中心气氛的变化,开口提醒K博士。
情况4并不意味着有人员伤亡,人员伤亡在基金会的日常运作中是很常见的,基地内的一般性伤亡会被归类在情况1到情况3之间,不会达到情况4的高度。
有时候人们正好端端地在基金会的某个研究站里工作,除了办公室离地表太远,电梯里人太多,休息区太吵这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之外,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美好。
有一天,当所有人都还在考虑怎么维持一种介于怠工和找死之间的工作态度,准备将手头的工作拖延到下一年的时候,整个站点突然就被一台计算机接管了。
这台计算机会告诉所有人,在整个站点的最深处,有一次常规的检验试验出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小问题,所以它将按照一条被人已经遗忘了的规则,开始往站点的空气循环系统里释放神经毒气。
它会用事先录制好的声音告诉人们,生命是美好的,请基金会的诸位同仁尽量活下去,不要提前放弃。基金会也希望在事故发生后,站点里的人类工作人员能努力挣扎一下,不要因为神经毒气的皮肤吸收特性而放弃自救。
因为……首先,“在绝境中保持着希望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只要不放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奇迹就会发生”,而且任何自救行为都会为基金会提供宝贵的经验,用于完善之后的隔离收容措施。
然而,在站点管理层眼里,这样的事故只需要将警报级别上调到情况3。也就是:“物件造成人员伤亡,相关物资可收容。”
情况4所代表的,是一种基金会无法控制事故范围,无法回收人员尸体和物资的状况。比方说因为实验事故,埋藏在盐矿里的地下站点被跨世界喷流整个炸开,里面基金会设备和人员残片散布在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或者某种异界生物透过意外开启的传送门入侵,借着从传送门另一边喷涌而出的迷雾,从研究站内部突破了所有收容措施,甚至还占领了研究站附近山下的小镇。
在这些情况下,基金会人员或者物资被带入了不受基金会监控的开放环境,没人知道是否泄露了关键的信息,没人知道信息泄露的范围。
如果有基金会人员意外跌进了另一个世界,整个站点就可能进入情况4,这意味着该站点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开始保密审查,确认失踪人员所记得的知识,检查失踪者携带的设备中有没有可能造成暴露的技术。
K博士的喉头蠕动了一下,他揉了揉自己的额角:“D37F站进入情况4,命令即时起效。”他记起了一些SOP的内容,询问道:“站点有ART-35的热备份吗?”
“没有。”当然没有。
K博士记得,自从自己来到D37F站,就从来没有见到过关于热备份的文件,果然是没有。
毕竟没人会浪费好好的一个周末,跑去上传数据,校准自己的克隆。
在潜在的“冲突地区”,基金会曾经要求前线人员每两周备份一次自己的“灵魂”,校准Doppelganger。随着基金会自身认识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后来这项要求变成了备份综合感知数据,校准自己的克隆。
在十九世纪之前,人力资源部门总会提前把十几个成熟的克隆体运到离前线非常近的地方,有备无患,免得现场人员被消耗得太快,在热点地区出现难以弥补的人力缺口。
可以想见的是,那些校准周末一定会忙得要人命:每校准一个克隆体大致要花两三个小时,如果人力资源部门认为你比较容易死,那么一天校准两三个备份都是常有的事情。
而所谓的“校准”就是和处于麻醉状态的“自己”进行一段冗长的对答,问些诸如“假设你看到一只黄蜂停在你的手背上,你会怎么做?”之类的暧昧问题。克隆体的回答对被浪费了一个周末的人来说毫无意义,只是反映其意识活动反馈链的一个窗口罢了,如果测试者和自己的克隆体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反馈,那么乐子可就大了,更多的周末会被消耗在各种检查和重校准中。
这种设计源于基金会早期经历的一些通讯和物流上的困难,当时基金会很难跨过半个地球进行实时补给。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基金会才会使用一些神秘学手段来解决问题,但是……神秘学手段造成的后果往往会变得非常不可控。
为了在任务区域快速重建损失的单位,基金会的人力生产部门原先将自己的制造中心分布在世界各地,有时候甚至放在船上,用不了一个星期就能将一模一样的补充兵送到基金会受到损失的地方。
他们原来把这种机制叫做训练营、人肉仓库、沉睡营(因为未激活的克隆总是处于一种类似沉睡的状态)。后来人力生产部门被合并进了人力资源部,物流团队被剥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传统的手段也就变成了“行动人员的热备份”。当然,这个称呼也算是一个符合HR部门幽默感水平的双关语——在启用备份人员之前,他们当然是温热的。
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人愿意为了自己这辈子肯定用不上的东西,而白白浪费自己这辈子急需的休假。在机动特遣队能够全球抵达的现在,热备份制度最终也就变成了一种纸面上的选择。
K博士被这句斩钉截铁的回答噎住了,他侧转过身,阮女士面无表情,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她面前的屏幕。K博士只能转回头去,望向正播放着无人机视频流的大屏幕。
“能援救人员吗?”
“本世界的雨水没有穿透介面层,说明这一介面层可能是选择性的。”D37F站的神秘学负责人解释说:“如果……斯通-弗林特集团派驻在此的车辆也是这么失踪的,那么我们就有机会向介面层的另一边投放救援物资。”
说话的这位斯特林博士看上去完全是一个干瘦的老头,在基金会,只有很少一些人有幸像他那样。K博士相信斯特林博士具有一些特殊的品质,可以帮助他和多灾多难的D37F站熬过这次危机。
“……而且,失踪者把IR闪光器带到‘另一边’去了,介面层是选择性的,但并不是过滤性的。”
斯特林停顿了一下,好让K博士充分理解他的分析过程:“从无人机拍摄的影像可以看出来,失踪者在穿过介面层的过程中有一个连续的坠落过程。我相信他应该还活着,救援是可行的,但是时间上会非常紧张。”斯特林博士解释说:“像这样的介面层,对面极有可能是同样的液体,可能只是一个充满了水的池子。”
K博士把手肘支在桌面上,十指交叉,用大拇指揉着自己左手的虎口,他脖子右边的肌肉有些僵硬,据说应该揉左手的虎口。
“以回收DSU为目标吧。”他用力一掐,感觉在肩头压制着他的压力随着虎口的疼痛一起消退了:“没必要造成更大的损失,以回收DSU为目标,先进行探测,确定介面层对面的状态。让军事组……让保卫组控制那条山路,在日出之前完成。”
K博士用拇指支着他凸出的颧骨,把下半边面孔隐藏在阴影中,在黎明前最为难熬的这个时刻,指挥中心能做的事情已经很少了。无人机正沿着一条环绕任务区域的航线飞到东北方,大屏幕上,现场人员还保持在事故发生时的位置。
至少,夏言的动作一直维持着刚发现人员失踪时的状态,直到有另一个热源靠近他,拉着他退回掩体后为止。作战指挥中心还以为他中了什么降头,或者被水里显现的图像模因控制了。
“愤怒鹬,需要确认物件状态。”同时,另一个频道正在秘密联络站在夏言身后的两名士兵,让他们抓紧时间检查自己的综合护身符。
夏言自己也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护身符,在没有战斗服的情况下,他就像十九世纪的基金会士兵一样,只能凭感觉去体会护身符的变化。
好像没什么事。没有东西烧起来,银戒指也没有快速氧化,这个物件没有主动干涉本世界,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上校从震惊中缓了过来:“保卫组全体都有!我们要推进到水池的另一头,控制大门。”他甩开拉住他的手,站起来观察了一下35-B的方向:“棕翅鹬,听得到吗?从边缘和水池中央抽五个点采水样。多采一些,我们时间足够。”
“棕翅鹬收到,正在执行。”
“灰翅鹬,痕迹分析小组,到我这里来。”夏言急得不想继续用暗语了,那些TR0猿人几乎不可能破解基金会的通讯,为什么还要费这事呢?
“把乔带过来,还有工具箱,别忘了工具箱。”夏言直接站起来,冲着远处伏在铁丝网栅栏外的士兵们喊叫起来:“把乔带过来!带着乔的人员来这里集中,全过来!”
他终于想起来了,他有一些部下根本不在这里:“军士长,把四号车开过来。让新人在上面看着,停车处到行动起始点之间1.5公里处有一段砂质山坡已经滑坡了,你要全程越野行驶,小心点。”
巴拿在出事的时候已经离开了他的位置,开始往山下藏车的地方跑了,他侧着身子,滑下一段松松垮垮的碎石坡,不敢分神答话。
“军士长!你听到我没有?”
巴拿猛赶两步,化解了从坡上滑下来的冲势,按下对讲机的开关:“明白,正在前往车辆。”
“记住是四号车。”夏言从ART-35的频道里离开,接入了通往指挥中心的卫星线路:“杜鹃巢,我需要喇叭鸟给四号车提供导航和路况分析,需要侦查公路另一头的潜在敌对活动,我们需要喇叭鸟盯着周围的山。”
“待命,愤怒鹬,喇叭鸟正在爬升,139秒后恢复侦查。”
偏偏是这时候!夏言把自己的背包丢在徐老虎失踪前攀下的悬崖边上,把绳子的一端系在背包上,任由另一头在水里漂着。背包里有一些备用的弹药和护符,对留在后面的人员来说可能是很重要的补充。
徐老虎应该已经没戏了,夏言估计这可能是一种相位转移场,或者更糟糕,是两个世界间的重叠,一点点额外的物质或者能量都能破坏这种状态。
徐老虎应该已经没戏了,指挥部的命令是尽量回收他的DSU,希望能获得一些可以利用的情报。但是在夏言看来,DSU也不太能指望,也许那些植入式设备已经化为了纯粹的能量,其中的数据也变成了噪音。
他快步跟上其他的士兵,朝大门走去。那扇门周围并没有围墙,也没有和最外圈的铁丝网障碍连在一起,只不过是两个固定着铁门的砖石柱子罢了,反倒是大门外的沙包掩体,更能代表斯通-弗林特集团,作为私有财产所有权的标志。
三支武装到牙齿的小队花了将近半个小时,小心翼翼地挪到场地的另一端,把“水池”边的犄角旮旯仔仔细细地清扫了一遍。
铁门外的景象和更早的一张卫片差不多,只是一条被重型车辆碾得乱七八糟的土路罢了,如果斯通-弗林特集团还想在这里继续施工,他们应该整理一下路面,但是从上一次空中侦查至今,这条路还是同一副鬼样子。
“愤怒鹬呼叫杜鹃巢,我将派一个小组建立警戒哨,请提供空中侦查情报。”
“愤怒鹬,原地待命,没有视线,山体遮挡。”无人机小组也很无奈,好在喇叭鸟已经进行了一次爬升,现在正顶着自己的实用升限飞行。更高的飞行高度减少了山体遮挡的程度,但是更加稀薄的空气使无人机必须以更大的转弯半径绕更大的圈,才能避免失速。
无人机小组:“下一圈之后将转换到备份航线,注意侦查窗口时间。”无人机的这一圈最后将转到文莱以北的海面上空,从那里折向西北,从廖内群岛内侧转回来,调整好角度,从任务区上空经过。
届时以过顶航线飞行的无人机就可以获得更好的角度,以一段时间的侦查空白期为代价,避免任务区周围山坡形成的遮挡。
夏言不可能等无人机飞出印尼穿过一部分马来西亚飞进文莱又穿过一点点的国际空域又飞回马来西亚穿过马来西亚飞回印尼……他没有这么好的耐心。
“杜鹃巢,我们要继续推进了,如果看到什么……”夏言话到嘴边,想了想,关掉了无线电,用靴子在泥地上跺了两脚,把他刚刚用匕首划拉出的简图踩平。
图拉和她的伙计们会顺着路一直走到第二个拐弯处,再继续向前推进,用塑性炸药封锁公路在稍远处的瓶颈。这道封锁线可以拦阻敌人的增援,如果有人胆敢爬过封锁路面的碎石堆,图拉小组在第二个弯顶处的火力点就可以形成完美的侧射。
从卫片上看起来,在转弯处的外圈还有一段足够平缓的坡,比路基稍低一点,还没有垮完。那里应该能藏得下图拉,她会躲在那里,和自己的两个队友形成交叉火力。
如果上来的车辆比较轻型,比方说越野车或者本地军阀喜欢的那种豪华SUV,她就等那辆车经过之后再起身,从后面把它打个稀烂。如果不是,如果是MRAP之类稍微有些装甲的车辆,那图拉就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了,只能等它停下来。
ART-35为行动准备的那些M72火箭筒虽然尺寸小、重量轻、弹道相对平直,但是用无制导的火箭弹射击移动目标总是最坏的选择。
按照夏言的布置,另一个小组会在他们身后布置一些炸药,用来阻断比较狭窄的第一个弯,这也意味着图拉小组爬回去的时候要多花一些要命的时间。
“头儿,我们要开始打捞了,你最好回来一下。”
夏言这才想起来后面还有一个自己人等着被搭救,当然从生理学意义上来说,老徐已经没救了,这只是个比喻,但那也是他的工作范围。于是夏言从夏言上校的角色里跳出来,又重新当回那个高级研究员。
“水样呢?”
“不用查,淡水,雨水,还有些从泥土里渗透出来的。”
“棍子?”
用棍子捅一捅可疑物体是一种极为经典的手段,相当于火在人类科技史和烹饪史里的地位。
“捅过了,就是石头。”
夏言回头望了一眼,卢小组在第一弯道附近安装塑性炸药,阻断道路用不了多少炸药,只要放在合适的位置,并且保证所有炸点都能顺利起爆就行了。他最后检查了一下阵地的伪装,转头往回走去。
“乔放下去了吗?”夏言问道。
“已经进行了一次部分投放测试,穿过去了。”对讲机的另一边说道:“投放了两罐,透过池底沉下去了。我们估计下面有什么东西会切断绳索,所以我们正在给乔安装膨胀性管道护套,另外,支架……”
夏言迈过车辙,从机枪掩体和水泥防撞墩之间穿过去:“乔的主体完工了吗?”
“稍等。”频道里陷入了一阵沉默:“……正在进行组件拼装。”
“乔”是基金会在现场常用的一种人殉代用品,说起来有些古怪,但JOE确实不是什么“联合行动设备”的缩写。
“乔”是一个老调查员的名字。在离开基金会之前,他很慷慨地贡献了自己的遗传信息,授权基金会随意处置他的复制品,在他之后,又有许多基金会人员加入了他的行列。这些先驱者做出的贡献,最终让基金会变成了一个精神上更为健康的组织。
现代的“乔”其实是一种最小化的“乔”罐头,说明书上说,他可以被当成一种更容易携带和组装的人类祭品来使用,实际上任何需要用一个活人探路的场合,都可以使用“乔”来规避损失现场行动人员的风险。在一些案例中,一些基金会人员还试图使用“乔”来欺骗拟态怪,让它们变成一堆没有实际技能的癌变组织。
基金会在两千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很多条件苛刻的人殉仪式中,所谓的“人”是一个可以细分下去的概念,很多仪式甚至可以说满是漏洞可钻。
在基金会的记录中,有一些仪式其实只需要一点点人类组织,带发根的头发、口腔内部的粘膜细胞、血或者其他任何包含遗传信息的人体组织都可以。
另一些仪式的要求则更加细致,这类仪式一直发展到第一次冲击之后,源于一些诞生于人类社会,已经变得极为人性化的旧神。他们不光享受祭品,享受人类牺牲造成的戏剧冲突,还对人类的狡诈本性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所以在他们的要求中,一份人类牺牲总会同时规定祭品贡献的人体组织的类型以及祭品的社会属性。
有些旧神的要求看起来就像这样:“要换得部落的幸福与平安,就必须献祭一名Web前端工程师(相关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的肌肉、内脏、骨头、脑、血和神经”,部落往祭坛上丢一个囫囵整人,神明就会在仪式上吱溜一声把可怜的程序员吸干,只剩下一张湿哒哒瘫在祭坛上的皮、脂肪和少量毛发,至于幸福和平安,那就是两个比较空泛的概念了。
当然,结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看,那些神的要求也不会有这么复杂,最多也就是降下神谕要求村民献上一名美貌的处女,或者在国王的梦里出现,索取十二对收入稳定有责任心热爱小动物的童男童女。
旧神们对“人类”这个概念的认识也显得非常简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旧神们只要求“血肉”,许多志在与“神”建立关系的政治家、巫师、先知和商人总会选择一些不那么痛苦的办法,毕竟一些神甚至没有对血肉的数量做出要求。
因此,很多人砍下一支别人的胳膊,许下一个廉价的小心愿,也有人会为债务上的纷争,向债务人索取身体上的一磅肉。献祭自己的亲生子也是一种很常见的选择,神们一般来说不会挑剔。
“乔”一直以来扮演的就是那一条胳膊、一磅血肉或者以撒,它是一种稳定而且标准的祭品供给。
现代的“乔”不是一个像死尸一样被基金会运来运去的无意识的人,而是一大堆标准化的塑料罐头,在诱发“乔”身上的各种组织癌变之后,这些源自“乔”的肿瘤被注入特制容器里,和精心调配的培养基混合成一罐维持着人体体温的癌细胞浓汤。
这对前线人员来说,当然有一些心理上的好处,他们可以很放心地使用“乔”,不再担心伦理上的问题。以前一些天真的机动特遣队员还会问“量产乔会梦见原型富江吗?”,现在,他们面对的只不过是一大堆可以通过螺纹接口拼接起来的塑料罐头,没人会考虑罐头的心理感受。
夏言赶到现场的时候,“乔”已经大致完成了,人们现在正在往上面喷一种皮肤细胞涂层。乔的核心结构大致符合一般人类的质量分布,总体来说也是活的,所以应该能被识别成一个完整的活人。
其他一些“灰翅鹬”的人正在检查绳子的断口。
“情况怎么样?”夏言回到他的背包边,从里面拆出两包散装的子弹。他把自己身上带的弹药都分给了负责警戒和拦阻的士兵,只带着几个空的合成塑料弹匣,再说,往空弹匣里压子弹是一种很好的控制情绪的方式。
“绳子短了大约10厘米,从这些尼龙纤维的拉伸程度来看,绳子不是在我们这边断掉的,所以我从上面提取了一些样本,好在没有被坑底的那些雨水稀释掉。”老刘抬眼看着夏言,报了一大堆化验结果,像是在看夏言的反应。
“海水?”夏言问:“是转运时溅到的吗?”
“不确定,但是可以查证。”老刘说:“我们这个世界的海洋中有一大堆可供辨认的放射性特征,从比基尼环礁实验造成的沾染物到……呃……福岛核事故中持续排放至今的各种放射性物质,这些玩意儿的放射性物质浓度、放射性物质类型……当然,还有一些同位素的衰变程度。等等等等这一系列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海洋放射性污染物特征,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标志物。”
“所以……如果我们用乔取到水样,就可以确认另一边在不在我们这个世界。”
“差不多就是这样,因为造成这些海洋放射性污染的事件是本世界一系列因果造成的,理论上这应该是一组唯一的数据。”老刘补充了一句:“当然,现场能得出的结论会比较粗略,最好能把水样送回总部的实验室去。而且考虑到自然水体中的污染物扩散速度……”
好的,够了,我明白了。夏言点点头,转过头,继续观察乔的组装现场。
基金会的哲学家曾经进行过这么一种理论上的假设:
假如“乔”是一个身高无限高,像竹竿一样瘦的瘦子,那么有没有可能在仪式过程中,观察到“乔”身体中一部分消失呢?
如果进一步探讨这种可能,让它变得稍微可行那么一点,这个假设就变得有些滑稽了:
假设可怜的祭品“乔”经历了不幸的童年,在发育过程中产生了某种异变,让他额头以上的脑壳长到了一百米长,头顶的颅骨发育出了两个适合抓手的把手,那么基金会的祭祀是不是可以抓住“乔”的脑袋,用他的脚踢到接收祭品的“神”的上牙床,并且拉住“乔”的头,把他脚上沾的样本带回来呢?
夏言看到的东西就是从假说发展成理论,由理论指导工程实践,最终在成本和易用性之间折中得到的产品。
“乔”的主体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用罐头盒搭成的十字架,“脑袋”那头短一些,“腿”那边长一些,但是在整个结构的质心附近,“乔”的一个“器官”意外地膨胀到了30米长,像一截一截连接起来的消防水管那样铺在地上。
每一截管子里,都具有一种可膨胀的海绵状支撑结构,可以通过连接在上面的泵机进行加压,使其膨胀起来,变成本世界与“乔”之间稳定的连接点。
这样的设计允许在支撑结构中布设管道,同时,它也是“乔”发育出来的一个器官,是“乔”的人类定义中的一部分。如果一样东西允许人类和人类身体上的一些附属物通过,却阻拦其他物体,那么这样的“乔”就应该是那个被允许通过的“人”。
在无法回收“乔”的时候,留在“这边”的基金会人员还可以通过支撑结构中间的管道采集“那边”的样本,或者把侦查用的光纤穿过去,看看那边的情况。
“军士长,还有多久?”夏言喊了一声,在巴拿答话之前,他就听到了引擎声。四号车上运载的吊架很快就到,夏言开始考虑第二轮探测的事情,如果这一轮能起作用的话,他就还需要三号车上的UUV和用来容纳UUV的“乔”胃部改装套件。
巴拿把车停在最外的一圈铁丝网围栏外,给引擎盖上面的两个强光灯套上红外滤片,这样他在夜视仪里更容易看清铁丝网的细节。
“愤怒鹬。我在红区外,正在找路。”
“路上怎么样?”
“很好,长官!路上一个红灯都没吃到,我还顺路给你带了咖啡,长官。”
夏言无视了巴拿的调侃:“你最好在5分钟之内赶过来。”
“长官!”汤诚良忽然喊住了夏言,他手里拿着两个罐头,有些跃跃欲试:“要不要趁这个时候进行破坏性测试?”
“破坏性测试?”
“只要您一句话,长官。“汤诚良说:“我寻思着我们应该把塑性炸药绑在罐头上丢下去试试,看看在另一边发生的爆炸能不能影响到我们这边。”
夏言看了眼他的表,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天就要亮了。他点点头:“进行测试吧。”
一章顶两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