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5200.net,最快更新白龙最新章节!
蓝道员进宫一趟,收获黄马褂一件,同时也收获了荣禄对他的忌惮,作为官场老油条,荣中堂敏锐的察觉此人对自己是个重大威胁,张之洞的手伸到京城来,不是好事。
但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他也只能捏着鼻子先用着,脑子里一个计划的雏形已经显现,等仗打完了和洋人议和的时候总需要人背锅……
荣禄满脑子都是议和,但却不明白一个道理,不把对方打疼怎么议和,使馆区打出白旗并不是投降,而是缓兵之计,要求与大清总理衙门的官员谈判,要求提供医药和饮水,要求不得攻击悬挂红十字旗帜的区域,总之全是要求。
纳兰明白使馆区的企图,无非是坚守到天津援兵到来,他不会让对方得逞,坚决要打,这就和荣禄的意图相违背。
很快荣禄就发觉这支鄂军一点都不好用,本来是将他们纳入武卫中军体系的,但人家根本不听招呼,不遵号令,自行其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荣禄有的是办法修理他们。
金鳞军进城匆忙,每个士兵只带了随身水壶,炎热天气作战,一壶水很快喝光,原以为北京城内水源密集,打水还不是小事一桩,没想到还真出了岔子。
赤日炎炎,伙头军背着二十几个水壶到一线送水,前线士兵嗓子焦干,拿过水壶往嘴里倒水,却噗的一口全吐出来,怒骂伙头军不是人,竟然拿马尿来糊弄人。
伙头军说冤枉,这是新打的井水啊,大兵们逼着他喝了一口,那味道果然酸爽,苦咸涩口,无法下咽。
这明明是城里水井打的井水,如何不能喝,伙头军摸不着头脑,有那本地好心的老百姓告诉他,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京师的水井本来就大多数不适宜饮用,只能洗衣服洗菜,喝水得花钱买甜水井的水才行。
伙头军打听了哪里有甜水井,颠颠的去了,哪知道人家根本不卖,给多少钱都不卖。
“老子们在东交民巷打仗,流血又流汗,为何连一桶水都不卖我们!”伙头军讲起了道理,人家照样不买账,说不卖就不卖,这是京城的规矩。
伙头军嗓子冒烟,也只能讪讪离开,甜水井旁的几个京城爷们相对一笑,一人道:“他们再来怎么办?”
另一人道:“请四爷来坐镇,吓不死他们。”
金鳞军一直以岳家军自居,断然不会劫掠百姓,但是当兵打仗没有饮水怎么行,这官司就打到了纳兰这里。
纳兰顿时明白这是有人故意作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金鳞军的粮秣有湖北会馆筹集,就是没考虑到饮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能遇到麻烦。
湖北会馆等于湖广驻京办,有那常驻的工作人员告诉纳兰,京城水井十口有九口都是苦水井,无法饮用,只有一成的甜水井可以沏茶做饭,叫甜水井,其实也不甜,只是没那么苦涩罢了,所以京城的茶馆最流行花香气浓重的茉莉花茶,就是用茶香掩盖水碱味道。
纳兰是个雅人,还不忘询问原因,为什么京城的水井会如此不堪呢,湖北会馆的人答不出来,这个问题还是后来刘骁回答了他。
这是因为北京作为大城市时间太久,明朝加清朝做了几百年的首都,又没有下水道系统,污水直排到地下,长期以来,污水粪尿渗透进地下水,沉淀成百年盐卤,搞得水源污染,苦水井打出来的那不是一般的水,是卤水,所以皇家只喝玉泉山的水。
纳兰知道这是荣禄在拿捏自己,量自己不敢动粗,这是一个局,动粗就会被御史弹劾,若在以前,他还有点忌惮,这都啥时候了,大清都要亡了,还给我整这些小心眼。
“你们手里的家伙是烧火棍么,耽误了军机,格杀勿论。”纳兰下了死命令,一队士兵带着水车前往甜水井,果然对方已经有了准备,十几个膀大腰圆的京城爷们簇拥着一个三十岁的男子,男子翘着二郎腿,腰间系着一根红带子。
红带子是觉罗的象征,宗室系黄带子,觉罗旁支系红带子,横竖也是皇亲国戚,一根红带子压制外地来的客军,那不是杠杠的。
“大军征用此井,阻挠者斩。”金鳞军派出的军法官将大令拿了出来,红带子从鼻腔里呲出一股冷气:“吓唬谁呢,今儿你四爷倒要看看,谁敢在天子脚下撒野。”
话音未落,他就被揪了起来,也不堵嘴,任由他谩骂,红带子两个膝盖被人踢了一脚,跪倒在地,紧跟着就觉得脖子一凉,视线变得凌乱起来,直到歪斜着看见地面,才明白自己被砍了头。
一颗脑袋掉了,省了许多废话,闲汉们一哄而散,甜水井归了金鳞军,一万人马,一口井也不够喝的,又去征用其他甜水井,如法炮制,配合的给钱,秋毫无犯,不配合的,直接斩首。
饮水的问题解决,别的问题又来了,手下来报,弹药吃紧。
古代打仗,箭矢是最主要的消耗品,近现代打仗,弹药下的更快,金鳞军穿越过来的时候只带了一个基数的子弹,而已汉阳兵工厂的年产量也不过是十三万发子弹而已,合成一个兵十三发,还不够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斗。
现在一线士兵的子弹基本打光了,等待湖北来的补给还不知道啥时候,没了子弹,军队就成了没牙的老虎。
按理说金鳞军的补给归武卫中军负责,但纳兰不想去求荣禄,求人不如求己,哪儿有弹药,就去哪儿拿。
最近的去处就是友军,武卫中军一直在后面看热闹呢,直接去缴他们的械不就好了。
武卫中军是荣禄一手打造的新式军队,坐镇京师全指望他们了,此时大兵们乐呵呵看着湖北佬在前面冲锋陷阵,面前还摆着两门克虏伯大炮,这是拉来吓唬洋人的,能看不能用,这玩意威力忒大,东交民巷临时搭建的土木工事根本扛不住抵近炮击。
一群湖北兵凑了过来,伸手摸大炮,眼神中流露出贪婪。
“你们不用,就借我们使使。”一个湖北兵说。
武卫中军的爷们不乐意了,赶紧轰人:“起开,这是大炮,是闹着玩的么。”
“就问你给不给?”湖北佬直接掏枪顶着他的脑袋,其余湖北兵也把枪栓拉的哗哗响,武卫中军的炮兵被当场缴械。
后面的步兵见起了冲突,上前助拳脚,两边还算克制,没动家伙,只用拳脚,武卫中军中不乏善扑营的爷们,可依然在群殴中被湖北佬揍得鼻青脸肿。
没等告状到荣禄这里,缴获的大炮已经开火。
德国进口的克虏伯大炮瞄准围墙就是一炮,当场炸出一个大洞,围墙后面的守军死了十几个,也不知道谁打开一个口子,把跃跃欲试的拳民放了进来,上千红包头嗷嗷叫着冲了上去,没什么刀枪不入,只有尸体狼藉。
鲜血更加刺激了拳民的恨意,人潮源源不断,义无反顾,纳兰冷眼旁观,他才不吝惜别人的生命,一条命换敌人一颗子弹都值了。
使馆区真的扛不住了,原本能抗五十六天的战役,在金鳞军的攻击下一天都没撑到,其中原因多样,攻击太猛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列强使节之间意见不统一,最终投票表决,决定接受条件,撤离北京。
撤离的具体条款还得谈,又是克林德代表各国使馆出面,大清方面则是最强阵容,炙手可热的端郡王载漪出马了。
端王那可不是一般的红,这位主儿不但是御前大臣,还统领着虎神营,兼着总理大臣的职务,政治外交军事一把抓,他还在王府里铺坛练拳,和各路大师兄打得火热,义和团都听他的招呼。
除了这些个,端王的儿子溥俊是慈禧相中的储君,即将代替光绪成为大清新一代皇帝,所以端王在这场风波中上蹿下跳,极为积极,属于主战派头面人物。
他到底是郡王,又是总理大臣,纳兰区区一个四品官儿不足以抗衡,但是真的面对洋人时,纳兰发现端王就是个废物,除了装模作样,啥都不会。
克林德憔悴了许多,大热天依然穿着黑色三件套洋装,呢子高顶礼帽,普鲁士男爵的派头勉强维持,但是衬衫袖口的血迹出卖了他的狼狈,他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磕磕巴巴正要念,被纳兰阻止。
“你没资格提条件,我的规矩就是规矩。”纳兰说,“一小时内所有人撤离东交民巷,不许携带武器,每人允许一件随身行李。”
“我们有伤员。”克林德说。
“我们可以提供担架。”纳兰针锋相对。
“我们的私人财产……”克林德还想说点什么。
“不是允许每人一件随身行李么?”纳兰质问,“你还想把桌椅家具都搬走不成。”
“我抗议。”克林德额头的青筋在跳动,“你大概不知道,德国军队正在开来的途中,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将增加你的罪行。”
纳兰说:“你们的军队开不过来了。”
克林德说:“你以为聂士成将军的军队能阻止列强的铁蹄么?”
纳兰说:“聂军门就够你们喝一壶的,遑论刘骁。”
克林德说:“谁是刘骁?”
纳兰说:“你少打听。”
谈不下去了,大清寸步不让,从未有过的强硬,这也在使团众人的预料之中,中国人向来色厉内荏,朝令夕改,嘦再坚持一下,这个蓝将军就会改主意。
自始至终,端郡王连个半句插话都没有,似乎只是来旁观的。
克林德回去了,端王也走了,一小时后,迟迟不见使团撤离,纳兰正要下令开炮,荣禄派人来请纳兰,有要事相商。
“告诉中堂大人,末将没空。”纳兰毫不客气怼了回去。
荣禄是堂堂的军机大臣,说话竟然不好使,却又无计可施,国家已经乱成这副模样,他也顾不得尊严了,亲自跑来找纳兰,直接把话挑明,洋人不能出京。
“不是你们下最后通牒让洋人十二时辰之内离京么?”纳兰大为不解,“怎么一会一个变,别说洋人,就是卑职也糊涂了。”
荣禄一跺脚:“此一时彼一时,洋人不能出事,一旦出事,你我万死莫辞。”
纳兰说:“卑职是个武将,中堂大人请明示。”
荣禄说:“洋人无理都要闹三分,得理更加不饶人,自古以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你现在已经打死打伤大批洋人,剩下的再有三长两短,将来如何收场。”
纳兰说:“把他们送去天津,就不会再有死伤。”
荣禄说:“这事儿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
纳兰顿时明白了:“卑职懂了,京城乱不乱,端王说了算。”
荣禄欣慰,这小子总算不辜负湖北佬九头鸟的名头,不算太傻,京城的复杂政治局面一点就透。
最喜欢乱的人是端王,只有浑水才能摸鱼,此刻端王正急匆匆赶往紫禁城面见太后,声称自己刚和洋人谈判回来,东交民巷的公使团开出一些要求,只要朝廷办到,就拍电报给天津的联军,就此罢兵。
“洋人想要什么?”慈禧问了一句。
端王拿出一张纸念道:“第一条,由列强决定皇帝的住所。第二条,列强代大清朝廷征收钱粮税赋。第三条,列强代大清掌管全国兵马。第四条,归政皇帝。”
一只戴满珠宝和长长假指甲的养尊处优的手重重拍在龙椅扶手上,慈禧不敢相信洋人如此猖狂,这四条没一个能答应的,没了赋税和军队,朝廷还是朝廷么,归政皇帝,自己就是第一个被清算的。
洋人这是不打算好了,那就别怪老太太下狠手。
“端王,你觉得这一仗能打么?”慈禧在做最后的心理建设。
端郡王载漪以头抢地:“太后,有几十万扶清灭洋的义民,何愁打不赢。”
慈禧道:“找几个翰林草拟宣战诏书吧,要写出大清的国威来。”
载漪又是一个头磕在地上:“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