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

白玉有纹1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千千小说网 www.qqxs5200.net,最快更新玉机词最新章节!

    小内官一溜小跑进了延秀宫,不断轻拍双掌,众人忙离席下拜。不多时,便见皇帝亲自扶了太后上了清凉殿,皇后牵着高曜跟在后面。

    太后穿了一件杏黄色连珠凤凰纹长衫,金色凤头点翠步摇上的金珠沥沥作响,清晰可闻。皇帝身着淡秋色云锦团龙袍,佩戴着升平长公主所赠的紫云龙纹香囊。皇后一身淡紫色牡丹花纹长衫,挽着金色的披帛。厚施脂粉,神色一动,似有粉屑簌簌而下。

    众人齐齐口称祝颂。太后在最上首的云凤雕花金丝楠木椅上落座,笑道:“平身。今日是家宴,一家子骨肉,何必拘礼?入席吧。”见帝后在太后两侧落座,众人方敢坐下。

    太后环视一周,见右首第三张桌子仍是空无一人,诧异道:“升平怎地还没来?”

    皇后忙道:“回母后,儿臣已遣人往漱玉斋看过了,升平还在沐浴,只怕还要一阵子才能过来。这会儿是开席呢,还是再等片刻,请母后示下。”

    太后笑道:“升平最年幼,难道还要皇兄皇姐巴巴的等她不成?皇帝意下如何?”

    皇帝笑道:“一切都听从母后的。”

    太后道:“皇帝不是有要事向**众人说明么?”

    皇帝欠身道:“是。”站起身来朗声说道:“近来北燕犯境,骑兵践踏冀南数万生民,虏劫为奴。朕不忍子民折颈暴露于异族马蹄之下,故此决意亲征。日前粮草已具,兵备正紧,待大军集结,朕要亲自挥刀马上,斩寇杀敌!朕的四弟昌平郡王已经在边境等着朕了!”说着有力的一挥右手。

    皇后连忙离席拜下,说道:“臣妾在宫中翘首以盼,望佳音早来。”众人忙跟着拜下。

    皇帝微微一笑,双手扶起皇后:“务请皇后代朕尽孝,朝中宫中,烦皇后多多留心。”

    皇后笑道:“皇上放心,臣妾虽然不才,还有太后指点着。皇上要多杀几个燕贼回来才好啊。”

    皇帝握着皇后的双手,重新坐下,四目相对,俨然一对恩爱夫妻。只见皇后眼中尽是志得意满的喜色,我暗暗叹了口气:朝中宫中……

    太后下令开席,菜肴便流水般的上来。乐坊的管事双手呈上一盘写着戏名的竹筹,经由内官的手递到小宫女的手中,逐次传给佳期。佳期躬身奉上,太后看了看说道:“既然皇帝要亲征,便点一出《拜将》吧。”说着向皇帝笑道:“愿皇帝得大将如汉高祖得韩信,神机妙算,百战百胜。”

    皇帝笑道:“若得韩信复生,岂患小小的燕贼?”

    正说着,皇帝随身的内官李演已将竹筹捧到面前,皇帝指着一支竹筹道:“这出《赎孽》(注1),朕许久没听过了,就这出吧。”

    太后微微一怔,说道:“《赎孽》太过悲戚,皇帝何故点这出戏?”

    皇帝笑道:“这出戏虽然悲怆,但朕喜爱其中的兄弟之义。兄弟之间,因血亲而有情,但更可贵的是兼有朋友之义。且朕听母后说过,朕尚在母腹中时,周贵妃便以此戏为双亲——定亲王夫妇讨回公道,可见戏中有公义。朕许久没有看戏了,今日不能不好好看看。”

    太后听了,默然不语。皇帝一摆手,惠仙接过盘子,呈到皇后面前,皇后毫不迟疑地点了一出《定婚》。这出戏说的是汉武帝刘彻戏言金屋藏娇的故事。

    内官将盘子传给林妃的侍从,林妃正在看戏牌子,忽听太后问道:“端阳佳节,怎么不见信王在此?他倒舍得将你们娘儿两个丢在宫里?”

    林妃忙站起身来答道:“回母后,王爷今儿前半晌自从宫里出来,便身子不适,只得回王府修养。请母后恕罪。”

    太后道:“如此倒也罢了。只是信王正当壮年,却总听闻身子不好,朝事家事一应不理。你身为正妃,要留心他的身子,该劝的也当劝劝才是。”

    林妃红了脸,低头道:“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当下众人一一点过戏。

    《点将》都唱完了,才见升平长公主扶着丫头匆匆赶来,向太后与皇帝谢罪。只见升平长公主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石榴红单衫,挽着流朱色披帛。发髻左右各簪一朵珠花,显得十分随意。太后嗔怪道:“在宫里做什么呢?怎地这样晚?”

    升平笑道:“儿臣午后睡迟了,起来得晚了些,母后别见怪。”

    太后关切道:“是昨夜没睡好么?”

    升平道:“昨夜大约是茶饮得太多,走了困,看了会儿书,又绣了半夜的花。今晨给母后请安,儿臣不敢迟误,致使午后睡过了。”

    太后拍着升平的手道:“升平总让母后操心。日后有了驸马,看你还这样淘气!”

    升平双颊漾出两团红晕,娇嗔道:“这样多人,母后说这些做什么!?”

    太后笑道:“不说便不说。你也别往那边去了,就靠着你皇兄坐吧。”升平领命坐下。

    《赎孽》是一出很短的戏,说的是一个叫做王启的人在御街上误杀了义兄李佩,心中愧悔不及,从容赴死的故事。只听那王启唱道:

    “二位贤弟且听我道原委:三月前打杀一人在御街,三司会审升堂问罪,方知那冤家姓甚名谁。

    (大哥,却是谁?)

    是我经年未见的义兄李光未。义兄姓李名佩字光未,当年菩提树下誓相随。可恨我眼盲当他是盗贼,不合适一剑杀在御街尾,到如今恨绵绵无计可追,因此上押在此为赎前业。

    二位贤弟休再劝,也请莫再伤衙解,前日会审已定罪,今日必将我身毁,生当同难死共穴,誓要此心无愧悔,哥哥啊,黄泉路上须等我,一路作伴同为鬼!”(注2)

    我并不知道这出戏与周贵妃有什么关联,不禁看了一眼芳馨,芳馨忙上来为我布菜,轻声说道:“这是二十七年前的往事了,待回宫后奴婢慢慢说与姑娘听。”我点点头,端起凉茶。只见周贵妃抱着幼女青阳公主,亲手喂食,只偶尔往台上看一眼。皇帝右手在桌上轻轻按捺,闭目倾听。熙平长公主的脸上闪过一丝悲切之色,随即如常,又指着桌上的菜肴与柔桑低语。

    唱到《定婚》时,太后叹道:“小儿女的话,竟也能成真。”

    皇后一边为太后布菜,一边说道:“虽是小儿女,自幼一起长大的情分却是不假的。”

    太后微笑颔首。熙平长公主放下酒杯趁机道:“说起这金屋藏娇,儿臣倒想起一事。”

    太后吃了一口鲜笋,说道:“熙平这里总是有很多趣事,说出来一起乐一乐。”

    熙平长公主笑道:“那时候,四位女巡都还没有进宫呢。有一日儿臣带了柔桑进宫向皇后娘娘请安,柔桑便与二殿下在偏殿玩耍。皇后娘娘与儿臣偶尔想起要个东西,谁知叫了两声竟然一个人也不来。儿臣便出来查看,原来是二殿下与柔桑坐在榻上扮家家玩,一个叫殿下,一个叫爱妃,都正襟危坐着,下面的小丫头跪了一片,吃吃直笑。儿臣抱着二殿下问:‘殿下将来要娶柔桑亭主为妻么?’殿下立刻回答道:‘自然要的!’自此后,儿臣旁观他两个,竟比亲姐弟还要亲密友爱呢。”

    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太后招手让柔桑过去,上下打量道:“像熙平小时候的模样,长大了必是个美人儿。”略想了想,又道:“本宫记得柔桑的亭主还是她出生时封的,这会儿也该晋封了。皇帝说呢?”

    皇帝笑道:“朕早有此意。长公主位比亲王,柔桑是外家女儿,封郡主虽然不合适,但晋封为县主,倒还可以。便册封为柔桑县主,赐宁海县为汤沐邑。”熙平长公主喜出望外,忙携曹驸马与柔桑跪下谢恩。

    太后笑道:“若论柔桑的模样与性子,将来嫁于我曜儿倒也很好。”

    皇帝微笑道:“自幼一同长大的情分,日后结成夫妇才更稳当。只是曜儿与柔桑年纪还小,过些年再说不迟。”说着拉过柔桑,低低询问,柔桑一一恭敬作答。皇帝微笑颔首,显得十分满意。

    太后用银签子扎了一块西瓜送到唇边,忽然想起一事道:“说到亲事,本宫想起来,旸儿有十四岁了吧。”

    林妃忙站起身来,躬身答道:“回母后,今年秋天,旸儿就满十五岁了。”

    太后放下银签子,笑道:“旸儿是皇家长孙,又是亲王世子,身份尊贵,皇帝要亲自赐婚才好。”

    皇帝笑道:“皇兄皇嫂若觉得哪位大家闺秀好,问准了信儿,朕即刻赐婚,又有何难?不知皇嫂可相准了么?”

    林妃道:“回皇上,臣妾前些日子倒留心了些。只是旸儿如今长大了,自然有他自己的主意,臣妾虽是他的母亲,可也不好勉强他。”

    皇帝道:“难道旸儿是心里有人了么?”

    高旸起身答道:“回皇上,臣还年幼,现在只想着读好了书,可以为国为民做些实事,暂且无意为家室所牵绊。再者,朝廷里那些老头子的女儿孙女儿,想来都很无趣,臣必得一个才智高超的女子,才肯聘娶为妻。”

    皇帝笑道:“听听,朕的朝堂上,那么些股肱之臣的大家闺秀,他都没有放在眼里。你怎知其中没有才智高超的女子呢?只这四位选进宫来的女巡,依朕看便个个都很出挑。”

    高旸远远的看我一眼,说道:“入宫的女巡,自然都是万中无一的。据臣所知,四位女巡中,于大人与朱大人俱出身寒门,史大人出自商贾之家,车大人来自辽东外族,并无一人的父兄立于高堂庙廊。连皇后与两位贵妃都不选那些老夫子们的小姐入宫,正说明她们确是无趣得很。”

    皇帝大笑,连说“刁钻”,又道:“如此,朕便将她们中的一个赐婚与你,你可愿意?”

    高旸道:“若她们之中有一位可称得上才智高超,无论出身贵贱,容貌美丑,臣都愿意一生珍视于她。”

    皇帝赞道:“你倒不以容貌取人,着实难得。”又向林妃道:“旸儿很懂道理,依朕看,皇嫂也实在不用费心操劳。旸儿若自行看准了,朕便赐婚与他二人。最难得是志趣相投,脾性相合,容貌家世都在其次。”

    林妃道:“皇上所言极是。”高旸仰头直视皇帝,笑道:“皇上此言当真么?”皇帝道:“君无戏言。”高旸连忙拜下谢恩。

    戏台又高又远,灯火通明。戏子们身着彩衣,脸上敷着厚厚的油彩,做生的潇洒,做旦的妩媚。说不尽的权谋与牺牲,唱不完的愤怒与哀愁。夜色中,戏台仿佛遥远大漠中的蜃气,无数穿红着绿的男女,迈着凌波微步,踏沙无痕。一哭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极尽悲喜之意。

    戏总是这样,不如此不足以借题挥洒,不如此不足以直抒胸臆。那是另一个世界的芸芸众生,是这个世界一面扭曲的铜镜。怨不得人总说,人生如戏。

    台上正唱着一出《赴宴》,西王母的小丫头见周穆王生得俊美,正心猿意马的引他入席。而穆王身边的小马倌却偷偷的瞄着这个美貌的小仙女,小仙女自是无意于他。然而小仙女大约道行不够,她若知道七百年后,正是这小马倌的后人灭了周朝,一统天下,成为始皇帝,她又当如何呢?

    我凝神听戏,只隐约听见太后殷殷嘱咐董妃好好保养身子,早日再添一个世子等语。夜色沉沉,我身上有些凉,芳馨忙为我披衣,一面说道:“姑娘,夜深了,该歇着了。”我这才回过神来,只见车舜英与易珠不知何时已走了,太后和两位王妃也退席了,几个年幼的孩子早回宫睡了。座中只有升平长公主,皇后与两位贵妃陪着。

    皇帝兴致颇高,直将众人点的戏看完才散戏。夜深露重,除了我和锦素,便只剩下周贵妃端坐席间。皇帝吩咐人整杯添酒,命众人一同在主席坐了。皇帝已经有七分醉意,对我和锦素说道:“周贵妃自幼习武,自然熬得住。想不到两位女巡的精神也不短。”

    周贵妃挽了挽淡绿色轻纱披帛,缓缓为皇帝添上热茶,柔声劝道:“皇上再坐一会儿该回宫歇着了。”

    皇帝笑道:“今夜朕要尽兴,明日不上早朝又如何?”

    周贵妃道:“即便不上早朝,也有损龙体。”

    皇帝已有七分醉意,伸出右手,虚点着周贵妃的鼻尖,说道:“渊,你别劝朕。你……陪着朕就好。”

    我和锦素相视一眼,忙起身告退。走出清凉殿,我不禁回望,皇帝拉着周贵妃的右手,头一歪,浅秋色的背影缓缓靠在她的身上。周贵妃只端坐不语。

    我和锦素刚刚出了延秀宫便分手了,她向北回了永和宫,我向东行。过了守坤宫的正门,便见长长的东一街两侧,早已点上了宫灯,宫墙上满是黄色的光晕,绵延向前。头顶一线黑沉沉的夜空,星光闪闪,如女人乌发上的银针。此时已过子时,长街上少有宫人来往。听了一夜的戏,头有些昏沉沉的,被长街的凉风一吹,顿时醒了大半。

    芳馨道:“姑娘很爱看戏,竟然看到这会儿。”

    我微笑道:“平日除了念书,便是作画。若有戏看,我总是要看完才罢休。”

    芳馨道:“可惜姑娘还只是女巡,若升做女校,便可去外城的梨园看他们唱戏呢。”

    我笑道:“女校是正六品,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做上呢?”

    芳馨道:“以姑娘的才学,自然是要做到正四品女典的。”我看她一眼,她忙低头道:“才刚信亲王世子离席的时候,要来与姑娘说话,见姑娘专心听戏,他便没好意思搅扰。”

    我忙问道:“世子可有什么话留下么?”

    芳馨摇头道:“并没有。”

    我不知怎地,心里有些失落。就好像看到席间那红彤彤的樱桃,本来口舌生津,心中欢喜,但吃到口中仿佛并不甘甜。他说,他要娶一位才智超群的女子。那女子,会是我么?心绪如额前吹散的头发,我不觉叹了口气。

    注:

    1,前尘往事,请参见拙作《澶渊》第三章。

    2,戏词是作者随手一写,权全情节,不能深究。

    --------------------------------------------------------------------------

    受《红楼梦》影响太深……

    前传中,周渊借戏探察众人神情,揭发父亲死亡的真相(汉姆雷特发来贺电)

    本文还是忍不住写了一场点戏的文,有且仅有一场,不过寓意没有《红》那么深远。

    亲们请多支持,果断收藏、投票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