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5200.net,最快更新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
天空很蓝,空气很清新。无边无际的草原上,一条笔直的公路延伸向远方,并渐渐消失在天际间。
草原很美,有鲜美多汁的牧草,有色彩绚丽的野花,也有悠闲走动着的牛羊,但那只是远观。事实上如果你凑近了看的话,你会发现在牧草和野花之间,也有大量灰色的沙土,以及凹凸不平的坑洞。这些坑洞的存在,对于纵马疾驰的骑手们来说,往往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而如果这时又恰巧下了不短时间的雨,那么也会对马车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草原所谓的平坦,永远只是相对的,仅此而已。
为了更好地开发已经到手的拉普拉塔平原,东岸政府在潘帕地区规划了多条干线公路,其中一条便是从盐城港出发,一路西行,最后抵达新首都洛阳府的洛邑区。而这条公路的等级也很高,是一等国道,不但路面宽阔、平整,路旁的排水沟、行道树什么的也将一应俱全,生生诠释了一等国道的气派。
按照目前的规划,这条公路的路面将铺设沥青,以适应发展迅速的东岸交通事业。沥青部分自产,主要来自煤化工产业的副产品,但数量不多,大部分还是依赖进口。至于进口来源地,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怀远岛(特立尼达岛)。那个岛屿上有一个巨大的沥青湖,里面充斥着似乎无穷无尽的黏稠沥青,可能还有一些石油,但应该价值不大。
东岸人在怀远岛上的活动范围原本仅局限于海岸线附近。偶有一些深入内陆丛林的探险或征服活动,但也不是很多,且也没有定居的打算。也就是近些年,随着捕鱼业、伐木业、制糖业、烟草种植业的快速发展,东岸人开始往内陆前进了一些,这里的人口也变得稍稍多了一些——根据当时的一次统计,怀远全县人口应该在八千人上下。
不过在沥青资源被大量引入东岸本土修建公路后——这得益于交通部对公路标准的提高,一等国道只能用沥青来铺设路面——怀远岛的人口经历了爆发。大量商人、工程技术人员、非国民劳务工、军人、宗教人士等涌来此处,沥青开采业蓬勃发展起来,并为本地带来了滚滚财源。
怀远县政府在1690年组织了一次粗略的人口清查,最终估计全岛人口已经突破了两万人,已经赶上了本土一些县份的规模,可见经济发展的速度。这里额外提一句,这个数字是不包括本岛的印第安土著的,只包括东岸人和外来非国民劳务工,本岛的印第安人数量不得而知,但应该很少,散居在岛屿最深处的丛林内,未来消亡殆尽几乎不可避免。
沥青都是由南海运输公司的船只专门运输的。这些船一共有十二艘,几乎只用来运沥青。运回的沥青被送到各个港口卸货,然后分散销售出去,大部分用来修路,少部分用来做防水材料,给东岸的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盐城港通往洛阳府的一等国道是由中外合资的。其中东岸政府出资70%,来自荷兰、意大利、库尔兰的外国资本出资30%,未来将在几个必经关口设置收费站,以回笼建设资金。说实话,这些外国人其实不是很愿意投资这条公路的,他们更愿意入股东岸的企业,投资各类商业设施。但有些事情没那么简单,你想买地建商店?可以,来,先花钱入股这条国道吧,然后你才有资格做别的。就像当初的奥列格·纳雷什金,他就既买了盐布铁路的股票,也建了日进斗金的纳雷什金大厦,其他有志于东岸市场的外商也必须按照这个套路来,不然就别想做生意了。
当然也有人抱怨东岸政府没有对他们实行平等贸易政策,毕竟东岸商人到欧洲投资时没有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但他们进入东岸时却有着各种各样的要求,因此很不服气,但这又又什么办法呢?世道就是如此,东岸人此刻掌握着巨大的话语权,同时国内老百姓普遍富裕,消费热情也在几十年持续不断的诱导和培养中慢慢建立起来了,再不是当初那些个只知道储蓄的人了——强大的武装力量,蒸蒸日上的经济实力,再加上媒体连篇累牍地宣传,现在的东岸人比任何时候都更倾向于消费。
而有意思的是,这些欧洲商人们一边抱怨东岸政府“不合理”的政策,一边又在“痛苦抉择”之后,最终打开荷包,投资东岸的基础设施。毕竟在他们看来,东岸共和国政局稳定,经济强劲,基础设施的投资虽然回报率低,周期长,但细水长流的话也不会亏。公路、铁路、码头乃至更受欢迎一点的商业地产,都是避险资金的良好去处。君不见后世某岛一位号称“半城”的商人,就超喜欢投资基础设施,细水长流地坐生意么?对于资产庞大的商人来说,获得稳定收益比什么都重要。
今天到现场观看公路修建的除了部分东岸交通部、外交部的官员外,就还有一些来自外国的投资者,而其中最令人感到意外的,其实还是几位来自伦敦的投资者。当然不是掏钱的富豪们本人了,而是他们的家族成员或代理人,他们分别代表伦敦上流社会的斯宾塞家族、希克斯家族、克利福德家族、汉普顿家族等。
另外老牌贵族张伯伦、丘吉尔、蒙塔古、蒙哥马利、索尔兹伯里、撒切尔等家族的身影也隐约可见,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派人过来,但也暗中委托了一些代表过来查看,只不过这一切做得比较隐秘,不想太过高调罢了。其原因其实也很好理解,他们的国王威廉三世可对东岸人没啥好印象,毕竟是东岸人的陆海军一手断送了他同时兼任英、荷两国元首的美梦,以至于没能成功坐上反法联盟唯一霸主的宝座,不得不捏着鼻子与海牙的范博伊宁根虚与委蛇,协商共事,这对他的尊严是个打击。
英国这个国家,现在与东岸的贸易额真的是今非昔比了。在东岸二代领导集体全面掌权后,他们对英格兰的政策也有些一定的转变,开始着意培养其实力,然后作为东岸影响欧陆局势的一个最好工具。就如同后世的英日同盟一样,日本是对付野心勃勃的俄罗斯的工具,英格兰自然也是看着欧洲大陆国家崛起的一条狗——英格兰自己似乎也很乐意充当这样的角色,尤其是路易十四正疯了一般开疆拓土的时候。
当然上述这些家族中的很多也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大举投资。随着英国各项产业的快速发展,北美的资源对这个国家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南方的弗吉尼亚、卡罗莱纳等地,这些年涌入的人越来越多,棉花、烟草、粮食的产量也日渐扩大,英格兰本土每年从中获取的收益早就超过了一百万镑,可见其发展速度。
与英国类似的还有法国。因为东岸人在印度洋占据的绝对优势,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决策者都不会再把宝押在一处。而广阔的北美殖民地就成了欧陆各国的人员、资金的最好去处,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如此。
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荷兰人、瑞典人会不会后悔,当年他们轻易放弃了北美的大片土地,现在要想再重新插足进去,怕是难上加难了。实在不行的话,未来也只能和这些国家的上层进行利益交换,看看能不能取得一个立足点,但看起来真的很难。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与东岸人合作。在北美南部海岸大名鼎鼎的加勒比航运公司就拥有着好大一块殖民地,目前开发程度略显不足。如果他们能够弄来人口和资金的话,说不定也可以从中分一杯羹,但这似乎首先需要他们在政治上服从东岸。
李正和夏尔在平整公路地基的时候,就看见了这一群衣冠楚楚的英格兰人。李正当时还不明白这些大鼻子是从哪里来的呢,但夏尔小声告诉他,这些都是英格兰人,他“用鼻子就能闻得出来”。
两个挥舞着铁锹铲土的东岸农民虽然没参与到这些投资项目中,但这些日子见多了来来往往的旧大陆人,心里明白怕是又来投钱的。想到这里,他们手底下更有干劲了!你们这些家伙牛气个什么,在旧大陆再有有权有势,还不是要巴巴地跑过来给咱们送钱?咱们这个国家啊,让一只手都能干挺你们,嘿嘿。
公路继续延伸,投资者们继续心不在焉的考察,李正和夏尔等普通劳工也在继续工作着。潘帕这块天赐平原,早晚会在这些交通动脉的串联下,变成一块巨大的经济热土。毫无疑问,这块经济热土会源源不断地为东岸共和国提供着必要的养分,维持他们在这个星球上独一无二的优势。
这一点,无论是李正这些普通人,还是来自伦敦的大人物们,似乎都深信不疑。